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党建党务 | 中心系室 | 本科生培养 | 公司产品 | 员工工作 | 工会 | 科学研究 | 继续教育 | 下载中心 
 
伟德国际BETVlCTOR(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公司新闻>>正文
 
 
公司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举办“岭南中医骨伤学术流派名家后人座谈会”
2013-03-12 00:00 admin    (浏览次数:)

2013310日,“岭南中医骨伤学术流派名家后人座谈会”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基础楼423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并得到广州荔湾区西关正骨研究室的大力支持。本次会议是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重点研究室”研究项目的一次活动,旨在加强西关正骨各流派传人与伟德国际BETVlCTOR医史文献研究所之间的交流,并探讨如何整理、继承西关正骨各流派的学术经验。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伟德国际BETVlCTOR经理郑洪教授、伟德国际BETVlCTOR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刘小斌教授、广州荔湾区骨伤医院李主江主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黄枫教授,以及来自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和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的多位老师。会议邀请到岭南中医骨伤的何竹林伤科、管霈民伤科、蔡荣伤科、霍耀池伤科、黄耀燊伤科、李佩弦伤科、廖凌云伤科、岑能伤科等流派名家的二十余位后人及传人参加。会议由刘小斌教授主持。

刘教授首先致辞指出,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重点研究室”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努力通过发挥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学科优势,整理、总结及弘扬岭南中医药流派学术经验。“岭南中医骨伤学术流派”是项目子课题之一,西关正骨又是近代岭南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及学术影响极其深远。因此,整理、总结及弘扬西关正骨各流派的学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由李主江主任作专题报告。李主任通过分析西关正骨形成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回顾西关正骨的发展过程,介绍西关正骨十个主要伤科流派及西关正骨名家诊治特色,展示西关正骨的研究成果,使与会者对西关正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是捐赠仪式。何竹林伤科第五代传人何超常医师向主办单位赠送何竹林亲笔处方,霍耀池伤科第二代传人霍明彬医师、霍明钢医师向大学赠送书法一幅。郑洪经理代表主办单位接收赠品并转交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收藏。

捐赠仪式结束后,与会者进行座谈。霍明彬医师介绍了其霍氏伤科家传教育理念与方式,并提出流派传承人才培养需重视国学、家教。何超常医师强调前辈学术经验需与自身临床相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何竹林伤科第六代传人罗永佳医师认为,中医学术流派建设应该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力求彰显中医学术与临床优势。黄耀燊伤科第三代传人黄燕荘老师表示全力支持该项研究,将继续整理、总结黄耀燊教授学术经验。李佩弦伤科第三代传人李家驹医师交流了家传方在当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管霈民伤科第五代传人邱剑鸣医师表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医生,将继承前辈的医德、医术,进一步整理总结管氏伤科的学术经验,配合该项目的完成。岑能伤科第六代传人岑兆伟医师提出现代伤科员工应该注意培养动手能力与临床技能。蔡荣伤科第四代传人黄枫教授指出岭南中医骨伤流派研究需要长期的工作来完成,希望能够与各流派传人加强合作,提升岭南中医骨伤流派水平。自由交谈过程中各嘉宾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最后郑洪经理总结指出,通过这次座谈会与各位西关正骨流派传人的交谈,感受到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不仅包括医德与医术的传承,也包括其他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掘、整理、总结、传承。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做好岭南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工作。也希望能得到与会各位的支持,一同做好岭南中医骨伤学术流派研究。

交流完毕后,与会嘉宾移步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撰稿人:黄子天)

与会人员合影

何超常医师赠送何竹林亲笔处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股份有限公司-bv1949.vip